[转帖]慧律法师 清心语录(2)
2011-11-15 14-47-13 来源:正觉谈 作者:chinahdd 点击:次
愿我如日普照一切,不求恩报,众生有恶悉能容受,终不以此舍誓愿。
当一切都显得不可靠,短暂并且反覆无常的时候,只有德行――在深深地往下扎根,而且任何力量都无法拔除它或摧毁它。
富贵家宜学宽,聪明人宜学厚。
若只是施舍一些物质或金钱,这只是一时性的救助方法,短暂的效果消失之后,依旧又要回归到原来的日子。倘若你教导众生永恒的智慧,以及足以让他发奋图强的真理,他将靠自力迈向光明的前程,这是根本性的救助方法。
盲目地尊重不合时宜的传统,认同那些已经毫无意义的种种制度、习俗或法律规章乃至宗教仪式,将比不尊重传统者,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就像箭头没有拔出,就在伤口涂上膏药一样,单靠教理而不行持,是徒劳无功的。
以慈悲利物,以智慧觉人。
入佛法之海,以信为根本,渡生死之河,以戒为船筏。
佛法在日用平常中,在方寸心田中,长养悲、智、行、愿。
一句良言,好比一颗优良的树,其根底是深固的,其枝条是高耸入云。一句恶言,恰似一颗恶劣的树,从大地上连根拔去,绝没有一点安定。
愚痴的人,会把甘露化为毒药,有智慧的人,能把毒药化为甘露。
行善之人,如春园小草,不见其长,日有所增;作恶之人,若磨刀砺石,不见其损,日有所亏。
以耐心了天下之多事,以无心了天下之纷诤。
和气平心,如春风拂弱柳,细雨润新苗,何等舒泰!何等感通!
信仰带给人生力量,也带给生命希望。
我们应当用有限的生命,来孕育无限的慧命。
根源于真理的思想,方能显示其尊贵与永恒。
最真实的伟大在于仁慈,最真切的智慧在于欢喜。
见过所以求福,反已所以免祸。常见已过,常向吉中行矣。
无量功德是从――信心、随喜、感恩而生。
你要超越你自己,才能真正得到知足与安祥。
人常想病日,则尘念自息,人常想死日,则道念自生。
道风德香熏一切,智恬情泊虑凝静。
“如来”,本无来去,应缘而已。
知恩为大悲之本,开善业之初门。
快乐是因放下而成就的。
安逸的人藐视灾祸,灾祸却常常等待滑跤的人。
切不要因为人所知,或不为人所了解而伤心,因果自有定论。
话多不如话少,话少不如话好。
君子绝交,不出恶言。
我承认我是世界上最懦弱的人,因为,我不敢做任何一件坏事。
美德是健康,恶习是疾病。
人生本来就是苦的,咱们别再把它苦上加苦吧!
有些人终身向幻影追逐,所得也只是幻影似的满足。
众生由于分别现在因缘幻化之假相,所以妄念不断。
布施,并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回馈,而是降伏自己的悭贪。
“爱欲之人,犹如执炬,逆风而行,必有烧手之患。”以淡泊的心态来处理欲望,不要刻意去钻求,任由自己的心念,去攀缘无穷的欲望。
假如,你正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,事实上,使你痛苦的,并不是事物的本身,而是你对这件事物的观感。
孝养父母,为百行之本。生时以孝养为先,回报养育之力,死后以追孝为本,致力报恩。
注意自己的思想、言论,以及一切邪恶的行为,当你能注意到并保持它们的纯净时,你就已经踏进真理的道路。
世间人以“有”,来享受生灭法的人天福报;菩萨以“无”,来享受不生不灭,戒、定、慧的喜悦。
你现在的起心动念,决定了你的行为,而你现在的行为,也影响到了你的将来。
诚心和气,胜于调息观心。
“忍耐”,是医治忧烦苦恼的仙丹妙方。
痛苦与欢乐,像黑暗与光明,相互交替,只有知道怎样使自己适应它们,并能聪明的逢凶化吉之人,才懂得怎样生活。
除自己之外,想去寻找罪恶的根源,如此,便不可能有真正的忏悔。
人能够欣然承受恶言之毒,有如喝甜美果汁一般,则堪称为“有力大人”。
若因想获得别人的赞美,或是来自出锋头的贪婪心,即使是难得的善行,也会产生负面作用。
欲净其土,先净其心,心净则土净。
心净本体现,水清月影明。
“慈、悲、喜、舍”是佛弟子最基本的,道德修养准则,所以出言吐语,应该亲切柔和,别人自然容易入耳,欢喜接受。
留给子孙最佳的遗产,是光明无瑕的品格。
你能靠慈爱与亲切,来解除敌人的武装,柴少了,火自然会熄灭,慈爱与亲切,可以削除暴力。
爱心与善意,是人一生中最好的部分,即使小小的,默默的、不知不觉的。
生命比你想像的更容易完成,只要你能接纳其不可能的部份。
现在的起心动念,制造往后的六道轮回。
一个人领悟到,人生就是尽义务、牺牲、奉献,他才算拥有深刻的智慧。
世间人把享乐、奢侈称之为幸福,而我却认为“无所求”才是最高的幸福。
享受现在所有的一切,你应当时刻观照知足。
一个人,若对自己的生活意义,缺乏明确的了解,或缺乏信仰,便会茫茫然地虚掷生命。
“悟道者”――不因利害、毁誉、褒贬、苦乐等而动摇。毕竟这一切迟早都会成为过去。
“时间流逝”――我们习惯如此说,但时间是静止不动的流逝的是我们啊!
“水流任急境常静,花落虽频意自闲。”人常持此意,以应事接物,自心何等自在。
如果你不低估自己,而朝着目标默默耕耘,丰收必然可期。
着眼于事情之结果,较显示于外表上一时的成功,更具有处世的智慧。
如果能够脚踏实地,一步一步地,走在人生道场上,则随时随地,都能找到真实。
佛弟子应将平等不二,纳入自己身心日用中,使妙法从自身中表现,因佛性而成佛,转凡心而成佛智。
涅槃,是大火中的清凉。
生命中没有信仰的人,有如一个没有罗盘的水手,在浩瀚的大海里随波逐流。
福莫福于少事,祸莫祸于多心。唯多事者,方知少事之为福;唯平心者,始知多心之为祸。
一句弥陀一宝莲,声声念出自心田,世出世间思惟遍,不念弥陀更念谁。
掘陷阱者自落圈套!伤人者自殁其身,而不知灾从何来?
别人的理由对,我的理由不对,我欢喜让之;别人的理由不对,我的理由对,我亦虚心包容之。
无相即是中庸,设立任何一点,即非中庸。
我不认识何谓“君子”,但看日间每事肯吃亏者便是;我不认识何谓“小人”,但看日间每事好占便宜者便是。
凡事受了责备,错误就被显现出来,能显明的指出你黑暗面的人,便是善知识。
时常自我持戒者,能善于统一自己的心念;时常内省自身者,能度过自己想渡过的激流。
战胜一千个敌人,不如超越自我一人,此人方是真正的勇士。
不要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,要记住!“时间总会过去的”。
大凡聪明之人,极是误事,何以故?惟其聪明生意见,意见一生,便坚持之,且不忍割舍。
人的意念,可以化为行动,善念成就光明,恶念导向黑暗。
黑暗的想法,会造成黑暗的命运,光明的思想,则会为我们带来光明。
我们无始劫以来,最大的毒瘤就是一个“我”字,众生无法染净不二,因此放也放不下,躲也躲不开,痛苦不已。
用尽一切心机,不如一个无心机可用之人。
最甜蜜的声音,是仁慈的话,它永远带来阳光。
嗔恨心一起,对事物看不顺眼,即自恼恼人,执人我是非,菩提心的种子,就会被嗔心全部销毁了。
分享按钮